BD半岛bandao新闻动态

NEWS

C

联系方式

ontact us

联系人:张生BD半岛bandao
手机:13800000000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E-mail:admin@youweb.com
Q Q:123456789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BD半岛bandao

公司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BD半岛bandao > BD半岛bandao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

点击数:72      更新时间:2024-11-18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

来源:招股书


来源 | 活报告

数据支持 | 捷利交易宝APP


摘要:新光维于2022年4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是家驻于中国的医疗器械公司。2021年收入为0.7亿元(同比增长46.99%),亏损5.3亿,毛利率55.88%。


S&TLiveReport获悉,成立源于2016年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Scivit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简称“新光维”)于2022年4月22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曾经在2021年9月27日递表,这是该公司第2次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


公司为一家驻于中国的医疗器械公司,专注于医用内窥镜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


公司的核心产品一次性使用电子内窥镜产品系列由四款已获批准的一次性使用电子内窥镜产品及十款一次性使用电子内窥镜在研产品组成。公司的产品组合亦包括适用于多个临床科室的十款可重复使用医用内窥镜及与内窥镜产品兼容的十款内窥镜设备。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等产品中当中九款已获批准商业化(包括五款商业化内窥镜设备),而馀下十一款在研产品正处于不同开发阶段。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主要从可重复使用内窥镜设备(尤其是4K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及3D图像成像装置)产生收入,而公司尚未开展核心产品的大规模销售。下图说明了公司产品管线的布局: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3)

来源:招股书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的医用内窥镜市场高度集中,并由数名国际医疗器械巨头主导市场,国内品牌于2020年的渗透率仅为5.6%。公司的目标为通过持续改善市场渗透打破国际品牌于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的长期垄断局面,并可能于将来产生大额成本。此外,公司的核心产品目前仅可与内窥镜图像处理装置一起使用,因此,公司可能需要产生额外成本,以推动公司的核心产品渗透于中国市场。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一次性使用电子内窥镜产品系列,由一系列专用于观察、诊断和治疗不同器官或身体部位病变的一次性使用电子内窥镜产品及在研产品组成


公司主要采取自主开发的业务模式。公司自行开发公司的核心产品及其他产品和在研产品中所使用的大部分关键技术,且公司在所有司法管辖区拥有与公司所有的核心产品及其他产品和在研产品相关的绝大部分权利



投资亮点


(i)医用内窥镜行业富有前景的参与者,具备充分优势,有能力把握巨大的市场机遇;

(ii)建立在五大相互协同的核心技术基础上的独有技术平台(包括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技术、超高清医用成像技术、3D医用成像技术、特殊光医用成像技术及超细内镜成像技术),可满足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iii)覆盖医院各类临床科室进行的全部类型内窥镜手术的全面内窥镜产品及在研产品组合;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

(iv)雄厚的自主研发能力,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

(v)已建立的营销和分销网络,为公司产品即将进行的大规模商业化奠下巩固基础;

(vi)富有远见卓识的联合创始人及资深干练的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并得到知名股东的鼎力支持。


公司资料:

公司地址: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中田巷8号

香港地址: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楼1901室



财务分析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3个年度:


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0.3亿元、0.7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6.99%;


毛利分别约为人民币0.2亿元、0.4亿元,同比增长率为51.90%;


研发分别约为人民币-0.1亿元、-0.2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7.80%;


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0.3亿元、-5.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14.44%;


毛利率分别约为52.33%、55.88%,2021前9月同比增长率为3.34%;


研发占亏损比分别约为26.94%、2.98%,同比增长率-66.75%。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5)

来源:活报告


公司收入、毛利、研发投入和亏损都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其中亏损通同比增长314.44%


毛利率基本稳定在5-60%左右,研发绝对数字在上涨,但是研发占亏损的占比大幅下降。


存货0.34亿、现金4.1亿、应收0.05亿,流动负债0.3亿、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0.82亿。


行业前景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医用成像器械,用于在内窥镜诊疗过程中提供通道、照明,并可以对体腔、中空器官和身体管道进行观察或操作。医用内窥镜通过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帮助医生观测后进行疾病诊断或通过病变的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它亦可用于手术或协助植入治疗性人工产品。


市场参与者主要在开发具有五种先进内窥镜技术的内窥镜产品的能力方面展开竞争,包括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技术、4K医用成像技术、3D医用成像技术、特殊光医用成像技术及超细内镜成像技术,而在该方面需要强大的研发能力,而反过来会对新进入者形成技术壁垒。



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是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BD半岛。于2020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的价值为203亿美元,并估计于2030年将增至396亿美元。


中国的医用内窥镜市场与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相比以较高的增长率增长,并预期维持较高的增长率。于2020年,中国的医用内窥镜市场价值为人民币231亿元,并估计于2030年增至人民币624亿元。下


预期到2030年国产品牌于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7.7%。下图说明按国产品牌划分的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的历史和估计规模: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6)

来源:招股书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是内窥镜领域主要研发重点之一。相比传统可重复使用的内窥镜,一次性使用内窥镜(也称为可抛弃式内窥镜)设计为满足降低交叉感染和医院获得性疾病的风险的日益增加的需求,因此更好地促进病人的安全


全球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市场随著每年新型一次性使用器械及制造商进入市场而快速增长。全球一次性使用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自2016年的108.4百万美元增至2020年的528.3百万美元,2016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8.6%。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392.8百万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5.1%,及到2030年进一步增至9,222.2百万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1%。


中国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市场为新兴市场,并预期将取得比全球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市场更快的增长。中国一次性使用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自2016年的人民币11.2百万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36.8百万元,2016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4.6%。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人民币1,420.0百万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7.6%,及到2030年进一步增至人民币9,368.1百万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5.8%。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7)

来源:招股书



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解决方案通常具有较宽的色域和出色的色彩再现,因此可以真实再现内窥镜系统捕获的图像。由于其出色的图像质量及清晰度,4K医用内窥镜解决方案可用于精细的手术,例如精细的神经血管手术。


于2020年,全球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市场的规模价值10亿美元,仅占同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总规模的4.7%。根据相同资料来源,预期前述市场规模于2030年将增加至94亿美元,2020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7%,占2030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总规模的23.8%。


于2020年,中国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市场的规模价值人民币3亿元,仅占同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总规模的1.4%。预期前述市场规模于2030年将增加至人民币124亿元,2020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5%,占203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总规模的19.9%。



行业地位


中国一次性使用医用内窥镜市场正在兴起,且目前高度集中。,三大市场从业者(即Ambu、幸福工场及普生医疗)占有总市场份额的91.2%,且Ambu于2020年以35.7%的份额领先市场。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有合计21款获批准一次性使用医用内窥镜。在中国获批的21款产品中,有19款由国产品牌生产,预计国产品牌未来将占据中国一次性医用内窥镜市场。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8)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9)

来源:招股书



在中国,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有21家医疗器械公司的4K成像╱摄像系统批准商业化,根据相关产品注册证书所载资料,其中仅有两家公司(即奥林巴斯及新光维医疗)获得4K内窥镜的注册证书。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新光维医疗是国内唯一一家4K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及4K医用内窥镜系统的公司。下表载列截至于中国获批准商业化的4K超高清医用内窥镜产品详情: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0)

来源:招股书



同行业公司IPO对比

本次选取的同行业对比公司为:AmbuB(AMBUb)


Ambu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医院及救援服务需要的诊断和生命支持设备。至今Ambu已经在全球销售一次性内窥镜超百万台,使Ambu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性内窥镜供应商。并且Ambu已经形成呼吸、泌尿、消化三大领域的一次性内镜系统,并推出相应产品。Ambu 消化领域一次性内镜是根据全球胃肠病学家咨询委员会的意见以及Ambu于2017年收购的Invendo Medical团队的工程专业知识而设计的。Ambu在纳斯达克-欧麦克斯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NASDAQ OMX Copenhagen)上市。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1)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主要股东

陈博士被视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陈博士通过(i)其个人身份;(ii)新图管理(彼为该公司唯一执行合伙人,持有约68.07%的合伙权益);及(iii)瑞城香港(彼持有该公司约66.52%股权)控制行使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3.22%的投票权。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2)


来源:招股书


其他知名股东还有:高瓴资本、经纬创投、礼来、涌金资本等



管理层情况

陈东博士,45岁,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彼主要负责公司的整体管理、业务、战略、技术及产品开发以及对公司商业适用性及可持续性的监督。在医用内窥镜行业拥有超过17年的经验,尤其在医用内窥镜研发及内窥镜临床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外科内窥镜的成像、结构设计及参与医学转化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在创立公司前,在奥林巴斯株式会社任职,彼(i)首先担任外科内镜开发部副课长,在任期内彼参与医用外科内窥镜的研发;及(ii)其后晋升至开发战略部副课长,


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其最后职位为临床事务部部长,负责奥林巴斯内窥镜相关产品的学术推广和临床研究工作,并主要专注于与临床事务有关的事宜。获日本群马大学颁授工学博士学位。为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用光学和仪器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腔镜与微创技术分会副会长,继续推动内窥镜医工结合的工作。


张一博士,53岁,创始人之一,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彼主要负责总体战略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在介入医疗器械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在美敦力公司任职,在GuidantCorporation研发部担任高级工程师,任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任Otsuka China的主席,任Otsuka Medical的董事长,任沛嘉医疗有限公司董事,执行董事。获中国浙江大学颁授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化学工程学士学位,获该校颁授仪器仪表自动化专业化学工程硕士学位。获俄亥俄州托莱多的托莱多大学颁授工程学哲学博士学位。


周昂先生,58岁,非执行董事。周先生主要负责就整体策略等重大事宜作出决策。在生物科技及医药行业拥有逾23年经验。曾供职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省医药物资总公司药品器械经营部总经理。四川源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丽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制药器械分公司的法定代表,获得江苏中国医药大学大专文凭。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高韵女士,34岁,非执行董事bandao。主要负责就整体策略等重大事宜作出决策。在项目谘询及投资领域拥有逾七年经验。在IQVIA担任研究员及高级分析师,在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专家,任软银中国资本投资经理,任礼来亚洲基金的投资经理、副总裁及负责人,任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董事,任苏州徕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任丰凯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任微泰医疗器械(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新格元(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任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获上海复旦大学颁授预防医学学士学,获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颁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上市前融资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3)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中介团队


据捷利交易宝数据统计,新光维医疗中介团队共计12家,其中保荐人共计2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一般;公司律师共计5家,综合项目数据良好。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尚可。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4)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保荐人承销历史业绩

摩根士丹利近期保荐的破发率为34,55%;


中金近期保荐的破发率为44.35%。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5)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6)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舆情分析

目前通过企查查网站查到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发现具有如下风险提示: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7)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

51个关联风险中,股东柯惠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质量问题产品找回44项、行政处罚2项、其余为民事纠纷;


1个历史风险为民事纠纷;


17个敏感舆情中,IPO受挫、避税代持等新闻报道;


67个提示信息中,主要都是作为原告起诉他人,人员变更(法定达标人、实控人、最终受益人、股东、主要人员等)、对外投资变更等提示信息。


整体来看,一家2016年就开始经营的公司,法律诉讼方面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网上并不存在大规模的负面舆情。



近期港股IPO市场情况

据捷利交易宝数据统计,近10家上市新股发行总市值均值为89.67亿,其中最大市值为汇通达网络,最小市值为清晰医疗;发行PE均值为38.87倍,PE整体水平偏上;申购人数均值为9974人;超购倍数上,均值为5.13倍左右;基石占比上,目前基石比例均值维持在53.28%,整体来说,基石比例有增长趋势;暗盘及首日收益率上,今年1月以来好坏参半;2月份,新上市的汇通达表现尚可,清晰医疗则一般,乐普生物-B则微涨;3月份初金茂服务首日大跌28.75%,物管类公司依然不受市场看好;瑞尔集团上市首日表现略差,但在3月份即将结束之时,新上三家新股暗盘表现颇为亮眼,其中最大黑马为力高健康生活。


经纬、礼来、高瓴入股的医疗内窥镜器械公司「新光维」递表港交所(图19)

来源:捷利交易宝APP





BD半岛
客服头部
400-123-4657
+86-123-4567

网站二维码